(阅读提示)“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解读

来源:趣玩责编:网络时间:2024-05-04 03:03:24

光明网评论员:据商务印书馆官方账号消息,2021年12月6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研究中心发布了“2021年度十大网络术语”。 本次发布的十大互联网术语为:觉醒时代; YYDS; 双重减少; 防御突破; 元宇宙; 厥厥子; 躺; 不是高度有害的,高度侮辱性的; 我无法理解,但我大了我很震惊; 强国有我。

相信这些网络术语对于今年的人们来说已经很熟悉了。 这些词语的来源也很广泛,有的来自重大历史场景,有的来自国家政策,有的来自影视剧,当然更多的是来自网络上的成语。 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构成了2021年中国互联网的一个记录。

每年年底,各种关键词关键词的年度盘点纷纷涌现。 毫无疑问,网络术语是最受关注的类别。 所谓“书与文同”,强调语言的经典性和普遍性,但其原有的特性却被网络“瓦解”了。 自互联网诞生以来,语言就开始加速进化。 以前是“一代又一代的文学”,现在大概是“年复一年的文学”。

网络俚语之所以层出不穷,不仅是因为技术建设的深入,更主要是因为文化创造的路径发生了变化。 过去语言的变化主要来自于知识分子阶层的自觉书写和提炼。 当然,这些也体现在现在的网络语言中,但更多的是自下而上的无意识创造。 习语可以找到有明确来源的。 网上有很多成语,但作者不详。 分布广泛的网友和创意想法就像草上的草,瞬间刷新了文化景观。

网络俚语也在很大程度上构建了文化共同体,打破了不同情境下的语言障碍。 就像这个“YYDS”,一个曾经小众、不属于任何语言的表达方式,一夜之间覆盖了几乎所有网络平台,甚至进入了主流媒体的视野,在使用上获得了“合法性”。 。 可以说,网络俚语带来了一种“平等”。 无论身份如何,人们都进入了相同的文化场景。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网络语言也在快速衰落。 我们可以记住唐诗,但我们可能无法记住五年前的网络语言。 有些网络用语不够文雅,像“爵爵子”这样的表达方式仍然让很多人难以接受。 网络语言不可避免的一个尴尬是,很多术语的文化内涵比较薄弱,被经典化的概率很低。

尽管如此,记录在线俚语还是有意义的。 有些网络术语可能缺乏历史深度,但它们就像横截面一样,记录着某个时间、某个地点的故事和情感。 它们是“生活”在网络世界中的证据。 抢救这些文字并以特殊的方式纪念关键词,就是记录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在时代的宏大背景下勾画细节。 这或许也是一种“尊重”。 即使人们习惯说的词是一些俚语,甚至是无稽之谈,但它们并不是不重要。 如果他们给了很多人表达的乐趣,那么他们就有资格被修复。

孔子曾说:“我能描述夏之礼,而不能胜之;我能描述殷之礼,而不能胜宋之礼;文献不足,所以我可以征服他们。” 由于文献的缺乏,孔子很难掌握历史的真相。 今天我们记录网络语言,或许也是对文献的补充。 如果几千年后的人们想了解我们生活的细节和内心的真诚,网络语言或许是一个绝佳的视角。

猜你喜欢
最新游戏更多
热门专题更多
最新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