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玩家想在电脑上玩手机游戏?你没有手机吗?

来源:趣玩责编:网络时间:2024-12-05 18:58:02

但话又说回来,要做的工作和金钱是不同的。它常常凭空出现。即使在游戏行业,仅仅玩游戏也无法比拟粒度。生意要做,但鱼还是要摸的。触碰。于是,坐在工作站前,假装在Word中打开新文档,实际上却打开一个小窗口来玩手机游戏《比特点》,已经成为新时代上班族的“日常操作”。

证言一:一位匿名半导体行业从业者

但除了钓鱼之外,茶馆注意到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玩电脑配置吓人的手机游戏。例如,我们编辑部的同事购买了两个高清大屏幕,每天坐在老板对面,两个屏幕都打开。他们很高兴。他说的是这些游戏已经不再是手机游戏了,所以请多一些尊重。

证言2

窥豹一斑表明,上述两种玩家行为实际上反映了“玩家有在客户端玩手游的需求”和“手游品质日益向客户端游戏靠拢”的两种现象。这背后反映出的是越来越多的手机游戏在客户端玩。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在电脑上玩手机游戏。

收入就是最好的证据。伽马数据《2024客户端游戏市场营销发展报告》显示,多终端互通产品客户端市场收入从2019年的3.08亿元增长至33.85亿元,五年增长10倍。

多端互通不包括在原有平台上获得的收入,主要是指在其他平台上开发的游戏跨终端到客户端后获得的收入。

厂家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不少厂商在研发立项阶段就开始布局原生客户端甚至主机版的移动产品。甚至一些缺乏闲置产能的厂商也会推出类似的模拟器版本。

部分跨端游戏正在开发中并已上线

从版本号发放情况来看,厂商申请PC相关版本号和跨平台版本号的数量基本呈上升趋势。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用户在电脑上玩手游的需求,又为何手游厂商将PC视为兵家必争之地呢?

01

移动游戏的变化

2015年,知乎上出现了一个标题为《游戏PC客户端与移动客户端互联的可行性存在么?》的问题,但截至目前,该问题只有两个答案。

这两个答案很有代表性。他们基于用户习惯和硬件限制,分别表示否认跨端游戏的可行性。确实,十年前,手机游戏用户玩起来比较轻松。同时,由于硬件限制,手游的发展方向趋向于抢占用户碎片时间的“轻量级”。

例如,曾经广为人知的《水果忍者》 《地铁跑酷》 《愤怒的小鸟》游戏往往都是以相对简单的核心玩法构建的。操作方法基本上就是动动手指就开始玩。

这类代表了以往“手机游戏”大众印象的产品,几乎不可能让玩家产生“我想在电脑上玩”的冲动。想象一下用鼠标对着显示器玩《水果忍者》。场面实在是太幽默了。

但现在,基于智能手机硬件性能迎来飞跃的前提下,手游的发展方向彻底迎来了180度的转变。厂商的目标往往是扩大DAU,让游戏越来越“重”。画质表现和内容量不断向客户端游戏靠拢。这里的例子太多了。腾讯、网易、米哈游等厂商的很多产品基本上都有这个功能。

无论美术、文案、玩法,还是单单操作界面,现在手游玩家的操作量相比《水果忍者》时代几乎是指数级的,很难“造玻璃”,尤其是一些FPS手机游戏。想要玩得流畅,玩家们恨不得把十个手指都用上。

因此,手游品质的提升虽然带来了更多优质内容,但也带来了更大的套餐、更复杂的操作以及对用户持续时间的占用。

以硬件为例,优质手游日益精美的画面和更加丰富的玩法,导致移动设备的性能逐渐跟不上游戏的上限。近年来,一些手机厂商开始采用可以运行高帧、高画质的《原神》。这类头部手游作为产品的宣传工具。手机作为集成了许多现代生活功能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缺点无疑是显而易见的。发热量、功耗、内存等因素都会影响手游玩家的体验。

同时,由于内容深度和体量的增加,以及继承自F2P游戏的手游商业模式带来了持续的内容更新,无论是MOBA、BR、FPS手游,还是包括卡牌游戏等二次元游戏在内的RPG手机游戏已经变得能够承受玩家的持续时间。即使很多手游都有常见的挂机功能,但仍然需要玩家花精力去“收集食物”。因此,对于现在的手机游戏来说,只要玩家想玩,玩的行为就可以持续下去。

而且,移动用户对重内容的需求一直存在。这里的经典案例是Gameloft,现在几乎已经不可用了。千禧年的前15年,陆续推出买断手游《魔法门》、《孤胆车神》、《现代战争》,以及多人在线手游《混沌与秩序》等,内容体量远胜于手游。同一个时代。尽管很多产品都是山寨客户端游戏方式,但仍然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至于上班钓鱼等社交因素,则与手机游戏本身的高渗透率随着手机的普及密不可分。如果你不是手游玩家,那么看书也是钓鱼。

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我国手游活跃用户维持在6亿左右。

那么,到底什么平台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呢?

顺便说一句,电脑。

伽玛数据2021年发布的《2021中国游戏创新品类发展报告——跨平台游戏篇》报告也显示,国内一半以上用户有跨平台需求,近66%的用户认为需要跨平台游戏互通。

需求是明确的,但对于游戏厂商来说,跨平台手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需要单独申请客户端版本号,而且PC端开发一般需要重新组建一个或多个团队。重新设计UI、适应PC操作、重新封装图形API、优化渲染管线等等。

这些都意味着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成本。

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虽然有需求,但手机游戏玩家即使没有电脑,仍然会喜欢玩手机游戏。毕竟手游首先是手游,大家一直都是这样。如果厂家不提供电脑端,我就玩个模拟器吧。毕竟模拟器从2013年开始就已经基本成熟了。

这样一来,如果仅仅依靠自己擅长的移动端开发就能盈利、实现增值,厂商又何必花那么多精力去跨终端开发呢?

因此,从商业行为的角度思考,一定有一些更本质的驱动力促使手游厂商像现在这样广泛布局PC。

02

一切都是为了增加

为什么玩家想在电脑上玩手机游戏?你没有手机吗?

最近,游戏界的普遍认知就是一个词:“体量”。

一方面,现在已经不再是一个只要推出诈骗游戏就能赚钱的时代。高品质游戏的背景下,玩家的品味也变得越来越精致。美术要好,剧情要深,玩法要更精。有亮点,再加上“经济不好”这句老话,让玩家愿意为游戏付费,内容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那么,为什么要“滚”呢?

我们先来说一些数据。

据Fastdata统计,截至2023年,中国游戏用户规模已增长至7.06亿,最新增速已回落至1.6%。结合整体人口结构,国内游戏用户总体数量已经饱和。

那么手游玩家的总体比例和变化是怎样的呢?

据游戏工委和伽玛数据联合统计,占国内游戏行业绝对多数的移动用户规模早在2018年就达到饱和,甚至出现了8年的负增长。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得知,手游行业的“人口红利”已经基本消失。也就是说,业界常说的“存量时代”已经到来。

原因很简单。游戏只有有人玩才能产生收入。玩家数量永远是游戏行业产品性能的“晴雨表”。这也是各大厂商愿意花重金进货、与渠道分销签订高利润合同的原因。

随着总量见顶,厂商的获客渠道越来越受阻,所以我们可以注意到,游戏行业越来越火爆,与游戏本身品质相关的领域,比如内容、玩法,正在不断改进。缺乏质量的产品根本无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制造商也在抱怨为什么即使大量购买,结果仍然不理想。

其实本质就是盘子已经最大化了,就像玩JRPG一样。角色的属性点已经达到了软性上限,后续的点数带来的提升幅度不大。

那么,将手机游戏转移到电脑上与克服现有的困境有什么关系呢?玩的人不还是同一群用户吗?

别告诉我,这可能是真的。

首先,PC平台可以充分展示厂商的技术能力和产品品质。这对于优化用户体验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以几款开放世界游戏为例,《原神》、《鸣潮》、《幻塔》以及未来将推出的《无限暖暖》。虽然他们的移动体验不能说不完整,但也绝对不完整。大世界场景、人物建模等视觉表现在PC端无疑更加细致。为了美术和更好的体验而付费的玩家不在少数,PC端付费肯定有推动。

比如西山居的《尘白禁区》,其发行经理穆牧在接受手游采访时表示,《尘白禁区》的收入70%来自PC端。原因是《尘白禁区》是一款二维TPS游戏。移动体验真的很“禁用”,真的一言难尽,茶馆本身就是《尘白禁区》移动的受害者。

其次,PC端的出现增加了用户活跃度。多平台意味着丰富的应用场景,这将带来DAU和用户在线时间的跃升。以群居动物为例,你可以在上班的路上用手机玩、上班。可以在办公室挂个小窗子钓鱼,本质上是用户粘性的提升。用户粘性和支付转化率的关系就不用多说了。

此外,多平台本身就可以吸引潜在的受众。在中国,虽然移动产品和移动用户占据绝对优势,但从近年来端游产出低迷的情况来看,具有高付费、高留存特征的PC玩家有可能因优质手游PC而成为新用户产品不低。

更重要的是,PC端发行可以绕开国内渠道的高占有率。前天,腾讯DNF手游频道下架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如果用户在PC端付费,则无需在APPLE STORE上支付30%。份额并超越一些Android渠道商,份额高达70%。

购买量水平。伽玛数据发布的《2024客户端游戏市场营销发展报告》中也提到,目前国内市场的客户营销支出数据很低,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PC端的布局,更多的资源成本将投入到客户端营销上。购买效果可能会更好。

PC端对于游戏的海外拓展也有着相当大的积极作用。 2022年,谷歌中国大客户部游戏行业副总裁邓辉指出:海外游戏厂商的竞争日趋激烈。建议手游厂商从手游PC化入手,快速发布。自己成熟的手游PC版。从收入来看,PC版+手游将为整体收入带来5%~15%的增长。同时,市场研究机构Newzoo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玩家中PC端和移动端玩家的重叠率高达31%。 PC版或许会成为手游出海的助推器。

茶馆所说的当然不是厂商开发PC版本的全部原因,但手游PC版本尽管存在问题,为厂商带来增量增长的能力却是毋庸置疑的。

03

有些分歧

如今,不少厂商已经开始开发自己的移动端和客户端版集成平台,比如6月17日推出的米哈游官方启动器。

DataEye研究院负责人刘尊曾对此事进行过点评。他认为,MiHoYo启动器应该被视为MiHoYo通过多终端增加PC并获得体量的布局,可以更好地沉淀关系链,布局私人领域,并进一步淘汰手机。游戏端对端版本带来的私服、非法制作等问题将得到稳定,跨端充值也将得到稳定。

在国外,很多拥有多种产品且创收能力较强的厂商都会做类似的事情,比如Rockstar自己的客户端Rockstar Games Launcher。这基本上是一个保护自己和方便玩家的好方法。

此外,相对成熟的PC端发行渠道如Valve旗下的Steam、Epic以及腾讯旗下的WeGame平台也承担了部分厂商手游PC版启动器的功能。他们的主要服务是他们没有多个跨端的产品,所以没有必要这样做。集成启动器的厂商,尤其是Steam或Eipc,也可以满足手游PC版海外发行的需求。

不少国产手游的PC版均可通过Steam和Epic上线

这些聚集PC玩家的综合游戏平台也能为手游PC端曝光度的提升带来相当大的帮助。

可以说是PC端布局路径上的关键一环。

除了跨端手游之外,我们可以注意到的是,很多原生端游戏也开始推出移植版本,比如《永劫无间》 《英雄联盟》等。这其实就是厂商寻求增长、最大化IP价值的目的。当然,也有端游用户想要在手机上“抖剑”、“推塔”,或者想要减轻游戏负担的诉求。在“端到端转移”的过程中,厂商和玩家的驱动力是完全一致的。 “从头到尾”颠倒过来,更多的是对比赛进行减法。

随着云游戏技术的发展和小游戏的兴起,还有将主体封装大小从几十G缩小到几十M并完美运行的《剑侠情缘三》,移植H5迷你游戏的《王者征途》游戏到端游,还有手机游戏。《口袋奇兵》 用于网页游戏等替代跨终端方式。

八仙渡海,各显神通。厂商们努力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努力实现增长,这也体现了新时代玩家日益丰富的游戏需求。茶馆认为,这无疑是游戏产业蓬勃发展的标志。情况良好。

从茶馆的角度来看,中国智能设备的普及基本遵循手机先行、PC次之、游戏机垫底的趋势。这与欧美国家不同。这也是国产手游首先迎来热潮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正如前文所述,随着移动游戏开发的各个环节不断加大,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国内游戏开发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所谓“移动端开发技术不如PC端”的说法在如今已经不再合适,双端开发技术之间的界限也逐渐模糊。

国内厂商频繁参加GDC等技术展会,《三角洲行动》 《绝区零》等游戏的出现就是最好的佐证。我们从手游起步,走出了一条国内厂商独有的技术道路。很多玩家不再将手游视为手机游戏,手游也有PC版本也是同样的原因。

用户评论

执妄

我理解有些人可能是为了更大的屏幕和更多的操控方便才选择在电脑上玩手游。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ヅ她的身影若隐若现

有些人电脑配置好,手机玩不过瘾,那倒是可以考虑电脑端体验一下。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卷风卷走爱情

我觉得用键盘鼠标操控游戏确实比手柄更精确。尤其是在需要快速反应的游戏中更有优势。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坏小子不坏

也有可能是单纯的喜欢在电脑上玩游戏,氛围感觉不一样吧?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生荒唐

可能这个游戏在手机上运行效果不好?电脑端体验会更好一些。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又落空

有些人没带手机出门玩的手游,就在电脑上找替代一下吧?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無極卍盜

我也想知道为什么有人觉得手游的电脑版比手机版好玩。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丢了爱情i

毕竟手机和电脑都是用来娱乐的,只要能开心就好啦。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清原

每个人玩游戏的习惯不一样,没有标准答案,喜欢什么玩什么吧。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旧情i

我倒觉得手游本身就更适合在手机上玩,方便快捷。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难

不过现在很多手游都能联动电脑玩,也是蛮方便的。比喻像王者荣耀之类的,可以切换使用不同的平台。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命该如此

手机屏幕小,有时候看东西不够清晰,电脑屏幕大得多就更容易看清楚游戏画面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酒笙倾凉

电脑配置也决定了游戏的运行情况,手机上的游戏可能玩不了太好的效果,但在电脑上完全没问题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ゞ香草可樂ゞ草莓布丁

个人觉得还是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习惯来选择平台,没有必要非要跟别人一样。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揉乱头发

只要能顺利玩到自己喜欢的游戏就好啦!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关风月

也有可能是那个手游的手机版太卡了,电脑版体验更好一些?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Hello爱情风

有些人可能更习惯用键盘鼠标操控,就觉得在电脑上玩更方便。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秋风

其实玩游戏最重要的还是乐趣,平台的选择没那么重要啦!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猜你喜欢
最新游戏更多
热门专题更多
最新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