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指定的后置发动机设计:Tu-134喷气客机产量达到854架

来源:趣玩责编:网络时间:2024-12-30 08:27:39

乔善勋/文

Tu-104和Tu-124的总产量仅为365架,并且仅出口到少数国家。无论怎么看,这两架客机都像是“实验产品”。中国有句古话:“事无巨细”。

图波列夫终于在Tu-16衍生的第三款喷气式客机上取得阶段性胜利:Tu-134的产量达到854架,并出口到40多个国家!

Tu-134 是一款双引擎窄体客机。它采用“T”形尾部和后置发动机布局。采用与同时期的英国BAC 1-11和美国DC-9类似的设计方案。 Tu-134 也是苏联第一架大型出口喷气式客机。除了广泛应用于苏联民航和苏联空军外,还被东欧、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的许多国家购买。

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短途航空旅行大多使用IL-14活塞客机,可搭载36名乘客。当时苏联已经生产了第一代喷气式客机—— Tu-104,但基本用于国际航线和国内干线航线。因此,苏联还需要一架航程2000公里、巡航速度为每小时800至900公里、载客量为40人、能够在短跑道机场起降的喷气式客机。

此时,时任苏联***赫鲁晓夫在访问法国期间,试飞了法国南部航空工业公司研制的SE210卡拉维尔飞机。这是一款中短程喷气式客机,也是世界上第一架。这是一架发动机安装在机身后部的喷气式客机。

法国设计师将吵闹的喷气发动机安置在客机尾部,显着提高了机舱的安静度。赫鲁晓夫也对安静的小屋印象深刻。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赫鲁晓夫回国后不久,图波列夫设计局就收到一份正式文件,要求他们研制一款后置发动机的苏联客机。

作为运营商,苏联民航于1961年更新了要求规则,要求新客机具有更大的有效载荷和更多的座位。图波列夫的设计者自然不敢怠慢。他们对Tu-124进行了深入修改:加长机身、将发动机移至尾部,并将尾部修改为“T”形。

设计师将新设计的飞机命名为Tu-124A,首架原型机(SSSR-45075)于1963年7月29日成功完成首飞。

不幸的是,Tu-124A 原型机于1963 年10 月22 日在测试失速特性时坠毁,机上人员全部遇难。飞机进入俯仰姿态,机翼产生的湍流尾流困住了T型尾翼,导致飞机无法从失速中恢复。

英国当时研制的1-11喷气式客机也因机尾问题坠毁。英国工程师采用的解决方案更具技术性,增加了防失速控制系统并重新设计了尾部。图波列夫的设计师的解决方案更加简单实用:将水平尾翼的安定面面积扩大30%,可以显着提高飞机失速时的恢复性能。

苏联民航要求新飞机比原来设计的要大,因此设计者为新设计的飞机更换了推力更大的D-30双转子涡扇发动机。 D-30是在D-20P的基础上开发的,在保持低油耗的同时提高了涡轮进口温度。这两种发动机的核心发动机和机壳的大部分部件是通用的。 D-30增加了1级跨音速风扇和2级高压压缩机,增加了压力比和流量,从而增加推力并降低消耗。油率。

1964年9月9日,首架Tu-134原型机完成首飞。 1965年,新型客机正式命名为Tu-134。与此同时,Tu-124飞机的生产也正式停止。

索洛维耶夫设计局的工程师花了三年时间才开发出D-30发动机。它可能是苏联研制的最重要的涡扇发动机,并催生了许多型号。结果也证明D-30是苏联发动机发展史上最可靠的发动机之一,并荣获苏联国家奖。

Tu-134的独特设计还包括35的机翼后掠角,而其他类似飞机的后掠角大多为25~28。机翼还具有双槽襟翼。早期的Tu-134 发动机没有设计反推力装置,需要借助制动降落伞才能着陆。船上大部分电子设备均采用直流电运行。 1969年后,苏联从英国进口了一批电气设备,Tu-134改为交流电。

虽然Tu-134的气动设计参考了西方国家的设计,但仍然具有浓厚的苏联飞机外观。例如,Tu-134的后起落架与其他图波列夫喷气式客机的设计完全相同。这种设计也出现在Tu-16轰炸机、Tu-104和Tu-124客机上,并且在Tu-154上也得到了继承。

图,图134A着陆状态,襟翼展开30

早期型号Tu-134的机头采用了玻璃观察窗设计。当时苏联很多机场还没有普及雷达和辅助导航设备。 Tu-134客机还为领航员保留了玻璃机头。这种独特的设计一直延续到Tu-134A2被拆除。 Tu-134还采用低压轮胎,以满足在未铺砌跑道的机场使用的要求。

Tu-134 发动机的后部安装有蛤壳式闸门推力反向器。它通过高压压缩机的引气进行气动操作。当反推力装置开启时,操作机构用于使两个蛤壳式反推力装置向后旋转。这就会导致气流回缩,通过叶山通道斜向前排出,产生反向推力。 Tu-134 可以在短跑道上有效减速,无需使用降落伞。

随后的现代化型号还安装了新的辅助动力系统(APU),使Tu-134能够自行启动发动机并为机舱空调提供动力。

Tu-134 设计有三个独立的液压系统。主液压系统负责起落架的升降,扰流板的收放,控制前轮转向,驱动雨刮器,并向舵液压系统提供助力。液压制动系统主要用于主起落架制动和紧急制动。当主液压系统出现故障时,有备用液压系统。

飞机发动机舱和APU均设有灭火系统。系统分为三个步骤: 1.自动启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需要通过驾驶舱内的灭火按钮手动启动。

Tu-134的设计寿命为40,000飞行小时,25年/25,000次起飞和着陆循环。在实际运营中,Tu-134飞机的机龄可达40年,飞行历史为55,000小时/32,000次起降循环。

图,早期Tu-134的导航观察窗

Tu-134客机定型后,图波列夫陆续生产了5架飞机进行测试。 1966年,Tu-134在哈尔科夫工厂开始批量生产,并于1967年正式交付给苏联民航总局。苏联民航首先将Tu-134投入莫斯科和索契阿德勒之间的国内航线。 Tu-134获得国际适航证书后,苏联民航开始使用Tu-134执飞莫斯科至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国际航线。

西方国家纷纷进入喷气式客机时代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把目光投向了苏联喷气式客机。 Tu-104和Tu-124更像是苏联喷气机的实验产品。只有捷克采购了少量早期产品,而Tu-134在出口市场上实现了里程碑。

1968年,东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际航空公司引进Tu-134客机,成为Tu-134的第一个海外客户。东德历史上曾有研制喷气式客机的计划,但在苏联的压力下,东德整个航空工业被废除,飞机自然无法建造。

Tu-134走出国门后,捷克、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等国也相继引进了Tu-134客机。在生产的800 多架Tu-134 中,有170 多架销往国际市场。

1966年至1984年,乌克兰哈尔科夫工厂Tu-134系列客机的产量达到854架,产量仅次于Yak-40和Tu-154。多年的运行记录也凸显了Tu-134的可靠性和高效性,但从可靠性系数来看,Tu-134证明它几乎没有任何故障。

Tu-134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在起飞和着陆过程中能够在逆风(30 m/s)和侧风(20 m/s)环境下保持正常运行。苏联大部分机场只有一条跑道,Tu-134在保障航班运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到20 世纪90 年代初,Tu-134 已在苏联境内运送了超过约5 亿名乘客。

赫鲁晓夫指定的后置发动机设计:Tu-134喷气客机产量达到854架

除了用作客机外,Tu-134还广泛应用于苏联科研机构。其中一架Tu-134 配备了Tu-22M 轰炸机的机头和雷达,并改装成军用Tu-134UBL。安装红外相机后,它就变成了用于农业测量的Tu-134SKh。还有一架专为“暴风雪”宇航员操作而改装的Tu-134BV,以及一架用于微重力训练的Tu-134LK。

Tu-134的缺点也相当突出。尽管它的发动机放置在机尾,但它仍然被认为是噪音最大的客机。 2002年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附录16第3章生效后,由于噪音限制,Tu-134被禁止飞入西欧国家领空。

2007年3月17日,俄罗斯联合航空471号航班(UT471)从苏尔古特机场飞往别尔哥罗德国际机场。当停在萨马拉库鲁莫奇机场时,一架注册号为RA-65021的A Tu-134A-3客机硬着陆,导致飞机结构失效并解体。机上57人中,6人死亡、20人受伤。事故调查显示,造成UT471航班事故的最可能原因是恶劣天气和飞行员事故。

2008 年1 月1 日,Tu-134 最大的运营商Aeroflot 退役了所有该类型飞机。俄罗斯的大多数Tu-134 仅用作商务包机。

2011年6月,时任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指示俄罗斯交通部从2012年开始将Tu-134从商业航班中撤出。2019年5月20日,阿尔罗萨航空公司执飞了俄罗斯境内Tu-134的最后一次客运航班。现在,苏霍伊超级喷气机100 (SSJ100) 已取代俄罗斯民航中的Tu-134。

飞行安全数据显示,1966年至2011年间,共有76架Tu-134遭受机身损坏,Tu-134机身损坏率为8.89%。共有1,387人遇难。

Tu-134最严重的事故发生在1979年8月11日。由于空中交通管制失误,两架Tu-134客机在乌克兰第聂伯罗任斯克附近相撞。事故造成两架飞机上178 人死亡。全部灭亡。

图,1979年8月11日,苏联民航7658号航班(图-134A/CCCP-65816)与苏联民航7889号航班(图-134AK/CCCP-65735)相撞

1970~1980:Tu-134A

1970年,图波列夫设计局推出了Tu-134A。机身加长了2.1米,座位数在76至84之间,配备了更先进的D-30III或D-32发动机,降低了油耗,增加了推力反向器,取消了降落伞,在机身后部安装辅助动力装置(APU)。玻璃机头经过重新设计,新型雷达的应用将导航员的位置移至驾驶舱。

1980~1984:Tu-134B

Tu-134B 是Tu-134 系列的现代型号。增加了大型后部紧急出口,机组人员减少至3人,重新设计了客舱和货舱布局,乘客座位数增加至80个。增加了Groza-134雷达系统,彻底取消了玻璃机头。

1966年至1989年间,哈尔科夫航空工厂总共生产了854架Tu-134飞机。也成为仅次于Tu-154(1026架)和Yak-40(1012架)的苏制客机。

Tu-134A飞机参数信息:

船员:3~5人;

载客量:72~84人(载重8.2吨);

体长:37.1米;

翼展:29.01米;

车身高度:9.02米;

翼面积:127.3平方米;

图、图-134飞机性能参数

机身空重/最大起飞重量:27.96吨/47吨;

发动机:2台索洛维耶夫D-30-II涡扇发动机,每台推力66.68kN;

飞机最大飞行速度:950公里/小时;

巡航速度:850公里/小时;

射程:1900~3000公里;

最大高度:12100米;

首飞:1963年7月29日;

服役时间:1970年9月9日;

用户评论

微信名字

这主题还真特别!没想到还能跟飞机设计扯上关系。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何必锁我心

后置式发动机,听着就霸气十足,一定飞起来看着特别酷炫。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话少情在

产量达到854架,可见这款飞机还挺受欢迎的。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盲从于你

赫鲁晓夫钦点,厉害了!那历史背景肯定也很有意思。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琴断朱弦

图134喷气客机,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有时代感啊。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染天下

这可是冷战時代の产物吧?一定充满了故事和传奇色彩。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惦着脚尖摘太阳

好想看看这款货拉风的真实样子!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秋风

发动机设计这么独特,飞行性能肯定也格外优秀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为爱放弃

这个话题真是太新颖了,我以前从未想过飞机设计也会受到政治影响。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衫故人

学习历史的同时还能了解军事航空知识,真是一箭双雕!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我想知道这款飞机的飞行体验如何?会不会特别稳定和舒适呢?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棃海

后置发动机意味着什么样的布局设计?有没有图纸可以参考一下?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病房

图134喷气客机应该很早就停产了吧?现在还能在哪里看到它呢?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枫无痕

这么特殊的设计,一定在当年引起了轰动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点一点把你清空

以后有机会去博物馆看看有没有关于这款飞机的展品。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亡梦爱人

这个标题太棒了!读起来感觉很有趣和神秘感。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瑾澜

这款飞机究竟服役过哪些国家?它的历史足迹在哪里呢?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玩味

图134喷气客机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里的名字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烟消云散

后置式发动机在航空史上是怎样的一个设计突破呢?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怀念·最初

这个话题让我对冷战时代的科技发展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猜你喜欢
最新游戏更多
热门专题更多
最新资讯更多